保健品—可不是想吃就能吃!

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,人们“防病重于治病”的理念逐渐普及,各种保健品层出不同,越来越多的洋品牌也漂洋过海进入千家万户。大家都知道“是药三分毒”,这些“补药”虽然不全是药,但也不是可以随意服用的。
国际医疗中心打造的“九师一体”团队中,药师是其中的一员,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作为国际医疗中心的药师柴冬燕在查房过程中发现大众对于“保健品”存在一些误区。
吃了这么多的保健品,您真的吃对了嘛?
今天就由河南省人民医院
河南省国际医疗中心
药师柴冬燕
给大家讲讲“保健品”的一些误区

保健品可以防病吗?都可以吃吗?

药师查房过程中,一位长期便秘的老年患者拿出好几种自己服用进口保健品,因儿女都在国外工作,知道母亲有便秘的毛病就经常会邮寄相关保健品。保健品的包装均是外文,老人家根本不知道是什么,认为保健品可以“保健康”,只管吃,但药师翻译后发现有三种均是益生菌制品,而且菌种相似,因此,建议老人家先服用一种比较好。

保健品是不是人人都适合?

一位哮喘的患者,在国外求学的女儿特意从国外寄回几瓶保健品,为了方便老人辨认,家属还在保健品瓶身上贴着提示:清肺胶囊 一日一粒。药师拿到药品后对该保健品的具体成分进行了翻译,原来里面全是中草药:冬葵根、麦冬、茯苓、芦荟等。药师将翻译好的组方单交给国际医疗“”的中医师,根据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,针对患者目前的状况,给予结论:此方药物过于寒凉,不适合服用。

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吗?

“这是某某专家的秘方,曾治好过很多人的病,但不知为什么就治不了我的病?”一位患者在查房时神秘地拿出了一瓶没有任何标识的瓶子,里面装着棕色的药丸。因为患者一直担心西药的副作用,长期服用中成药物,但疾病一直控制不佳,直到并发症已经出现,才意识到所谓的保健品不仅没有使疾病及时有效地控制,反而加速了并发症的出现。

重要提醒

关于选用保健产品,药师有几个特别提醒:
1.仔细阅读保健品标签说明书,注意用法及用量、保质期等信息。
2.选择正规销售渠道购买保健品,不听信小广告。
3.选择中药补品请先咨询中医,并到正规医院、药店购买。
4.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用来治疗疾病,以免延误病情。
5.如果正在服保健品、保健药酒等,看病时一定要主动和医生、药师沟通。
最重要的是
保健品再好,也不能代替家人的陪伴





柴东燕
柴东燕,主管药师,2009年4月--2010年4月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参加临床药师培训, 2012年2月-3月山东千佛山参加临床药师师资培训,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第一位临床药师及带教药师,国际医疗中心药师。2016年6月到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芝加哥分校(UIC)药学院及附属医院参加Pharm D.的课程及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学习。2012年全国临床药师案例演讲比赛三等奖,多次获得河南省临床药学年会优秀论文;2014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优秀论文;2015中华医学会优秀临床药师提名奖,2016年荣获优秀带教药师称号,主持参与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项目四项,2018年参加国际品管圈大赛获铜奖,发表论文10余篇,参编《抗菌药物360问》、《临床药学高进职称晋升教程》、《消费者用药信息》。

扫描二维码,可用手机阅读此文章